首页
实时播报
大咖专栏
报告
活动
项目资源
资讯
资讯
报告
活动
大咖
登录
注册
有危必有机-Security Token的布局图景(二)
金色财经 | 2018-10-12
区块链
比特币
互联网金融
科技
互联网
2647
4799 字
8.0
分
VlinkIn 邮箱订阅
<div class="article-text"> <p> 在 <strong>《区块链的第三波浪潮——Security Token(上)》</strong> 中,我们预测,从1.0比特币引领的转账支付到2.0爱希欧引领的股权融资,象征债权或股债混合型融资工具的Security Token将可能会引领3.0的浪潮,开启存量传统资产的大门,成为推动行情走势进入拐点的一股强力势能。 </p> <p> 如果说2.0爱西欧阶段大部分的创新是通过监管套利,绕开金融和法律上的必经程序,通过“伪去中介”降低股权融资的操作成本,玩的是一小撮人的游戏;那么3.0在法律上合规的ST,可能引入大量传统机构投资者参与交易, 增加二级市场的交易深度和流动性, 使数字资产真正走入主流视野。 </p> <p> <a href="https://img.jinse.com/1179872_image3.png" target="_self"><img title="八维空间|有危必有机-Security Token的布局图景(下)" alt="八维空间|有危必有机-Security Token的布局图景(下)" src="https://img.jinse.com/1179872_image3.png" /></a> </p> <p> 回顾过去,由于坚信现实 世界的产业和资本都会被映射到平行的数字世界,所以我们深耕技术基建,构建金融产业链,布局战略联盟,投资版图雏形已现。着眼未来,我们坚持深度思考,前瞻布局,试图描绘出Security Token产业的崭新图景。 </p> <p> Security Token产业图景: </p> <p> <a href="https://img.jinse.com/1216999_image3.png" target="_self"><img title="八维空间|有危必有机-Security Token的布局图景(下)" alt="八维空间|有危必有机-Security Token的布局图景(下)" src="https://img.jinse.com/1216999_image3.png" /></a> </p> <p> <strong>一、</strong> <strong>危险与机遇</strong> </p> <p> “History doesn’t repeat itself, but it does rhyme.历史不会重复,但会押韵” </p> <p> ——马克吐温 </p> <p> 美国橡树公司的创始人Howard Marks曾在《投资最重要的事》中提出,<strong>“</strong><strong>最好的机会通常是在大多数人不愿做的事情中去发掘出来。便宜货的价值在于其不合理的低价位,因而具有不寻常的收益-风险比率,因此它们就是投资者的圣杯。”</strong>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橡树公司主要投资于高收益债和垃圾债券(distressed debt),在灾难中捕获收益。 </p> <p> 简言之,有危必有机,数字资产的鼻祖比特币就诞生于08年经济危机之后,十年过去了,ST也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必然产物。 </p> <p> <strong>时:周期尾声,流动性紧缺时的获利机会</strong> </p> <p> 来源:Big Dedt Crisis </p> <p> <strong>地:网络空间是一个全新的“场域“,网络社群成为小众社群集大成者</strong> </p> <p> <strong>人:赌性和预期</strong> </p> <p> <strong></strong> </p> <p> <strong>二、物理手段和化学反应</strong> </p> <p> <strong>当我们在谈论“资产通证化”时,究竟在谈论什么呢?它和传统的资产证券化有什么区别呢?</strong> </p> <p> 资产通证化或Security Token的核心绝不仅仅在于“合规性”,尽管它毋庸置疑会推动古老的监管机制的变革,毕竟SEC所依据的最著名的监管法仍是85年前的《1933证券法案》,与现实有三代人的代沟。 </p> <p> 在 Security Token 2.0 Protocols: Debt Tokens 一文中,作者将Token按照金融模型(Financial Model)分为四种类别: </p> <p> <a href="https://img.jinse.com/1217001_image3.png" target="_self"><img title="八维空间|有危必有机-Security Token的布局图景(下)" alt="八维空间|有危必有机-Security Token的布局图景(下)" src="https://img.jinse.com/1217001_image3.png" /></a> </p> <p> 来源:Security Token 2.0 Protocols: Debt Tokens </p> <p> <strong>我们认为,未来的ST,与爱西欧时期类股权性质的通证相比,增添了债权/债务(Debt/Liability)的性质。</strong> </p> <p> 比如下图中的股债混合模式,就是借鉴分级基金的AB级,将一个总的资产池分成了两种不同类型的ST份额,TokenA代表类债权,享受较低的固定收益,TokenB代表类股权,搏取高收益但承担高风险。 </p> <p> <a href="https://img.jinse.com/1217002_image3.png" target="_self"><img title="八维空间|有危必有机-Security Token的布局图景(下)" alt="八维空间|有危必有机-Security Token的布局图景(下)" src="https://img.jinse.com/1217002_image3.png" /></a> </p> <p> 来源:The Token Waterfall </p> <p> 区块大陆提出过一个有趣的观点,通证和证券的交融可以分为两种模式和两个阶段: </p> <p> <strong>1、Securitization of Token(通证的证券化) </strong> </p> <p> <strong>2、Tokenization of Security(证券的通证化) </strong> </p> <p> 过去,我们通过爱西欧将计算机语言中的技术语言token(令牌)赋予了金融属性,而未来,我们会通过ST将金融语言中的security(证券)赋予技术属性。而Tokenization of Security,绝不是技术Geek可以单独实现的。 </p> <p> <strong>从技术角度看</strong>,<strong> Tokenization of Security </strong>主要是指降低过程中的交易摩擦,比如利用智能合约实现自动合规和资金归集、将合同和会计报告的数据上链、增加资产可分性、实现T+0的清结算等等,这是一种偏物理性的改进(如下图)。 </p> <p> <strong><a href="https://img.jinse.com/1217003_image3.png" target="_self"><img title="八维空间|有危必有机-Security Token的布局图景(下)" alt="八维空间|有危必有机-Security Token的布局图景(下)" src="https://img.jinse.com/1217003_image3.png" /></a></strong> </p> <p> 来源 京东金融ABS云系统 </p> <p> <strong>而从金融的角度看 </strong>,<strong>Tokenization of Security</strong>可能是选择将多种传统和数字资产汇聚起来,形成一个基础资产池,再将不同的资产按照风险等级进行分级(Tranche),从而把缺乏流动性的资产变成易于交易的证券。这是另一个命题,更像是化学反应。 </p> <p> <strong><strong><a href="https://img.jinse.com/1217004_image3.png" target="_self"><img title="八维空间|有危必有机-Security Token的布局图景(下)" alt="八维空间|有危必有机-Security Token的布局图景(下)" src="https://img.jinse.com/1217004_image3.png" /></a></strong></strong> </p> <p> 来源 维基百科:Tranche </p> <p> 以<strong>分级(Tranche)</strong>为例,将资产池通证化后的ST分为三层——优先(Senior)、次级(Mezzanine)、劣后(Equity)层。优先级享受固定的较低的无风险收益;次级层享受固定的无风险收益加浮动的部分溢价;劣后层则享受剩余的收益,但如果资产端出现违约,劣后层首先用于兑付。 </p> <p> <strong><a href="https://img.jinse.com/1217005_image3.png" target="_self"><img title="八维空间|有危必有机-Security Token的布局图景(下)" alt="八维空间|有危必有机-Security Token的布局图景(下)" src="https://img.jinse.com/1217005_image3.png" /></a></strong> </p> <p> 来源:The Token Waterfall </p> <p> <strong>比如上图中的双token模型,兑付顺序为“A的利息—A的本金—B的本金—剩余收益分配(A:20%+B:80%)”</strong> <strong>。</strong>其原理是劣后层不保证刚性兑付本金,靠接手优先层所承担的风险,来搏取高收益,满足了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的需求。 </p> <p> 而在现实中,更常见的增信措施是<strong>超额抵押</strong>。比如银行放贷给个人时,要求房产抵押便是这个逻辑。 贷方和借方不需对抵押物的价值达成精准的共识,只要明确借款额度(远)小于抵押品的估值下限即可。借款人一旦违约,银行就有权拍卖其抵押物来弥补其损失。 对于债权市场而言,提供流动性最经济的方法就是通过 <strong>“</strong> 超额抵押 <strong>”</strong> 来 <strong>规避价格发现的必要性,减少<strong>高昂的议价成本</strong></strong> 。 </p> <p> 参考传统金融的逻辑, 债权产品的定价是由风险和利息决定的: </p> <p> <strong>风险(risk): </strong>由债务人的违约风险和抵押物估值决定。 </p> <p> <strong>利息(dividend):</strong>根据相关债务工具的支付产生固定收益。 </p> <p> 更细化来看,有如下几个关键要素: </p> <p> <strong>但货币市场这种依赖超额抵押和结构化设计等措施来模糊价格发现的特性也有其弊病 </strong>。在资产价格上行期间一切运转良好,但一旦 抵押物的资产价格出现持续下跌,直至人们对抵押物的互信被打破,那么整个市场都会崩盘 。 </p> <p> <strong>三、金融新中介</strong> </p> <p> 看到这里,有人可能会提出,区块链的核心思想就是“去中心化”和“去中介化”,为何我们还要回归ST这种如此中心化的模式,并且允许这么多中间服务商赚差价呢? </p> <p> <strong>因为技术不是万能的!<strong>想要激进的通过区块链技术/算法“去中介”是过于简单的逻辑。</strong></strong> </p> <p> 首先,借贷双方的需求本身就是不对称的。选择何种资产入池,如何设计交易结构,怎样确认超额抵押率,类似“ <strong>化学反应”</strong> ,通过打造多元和多层次的资产组合改变了证券的风险结构。而技术范畴的改进大都是减少 <strong>操作风险</strong> 的 <strong>物理性措施</strong> ,并不意味着可以改变单个资产的风险特性,也并不能降低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所以我们需要 <strong>金融中介进行风险评估和定价</strong> ,更好的匹配资产和资金端。 </p> <p> 其次,现在的数字资产市场甚至解决不了一些最初级的问题。比如, 我们如何能解决一人操作失误导致ST丢失或被盗的问题? 我们如何能只投资于某个优质资产(Asset),比如市中心旺铺的租金收益权,尽管拥有此旺铺的房产公司信用极低? </p> <p> 破产隔离机制比如SPV(special purpose vehicle)、托管行、律所、会计等角色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出现的,它们强制性的进行风险隔离,保证 借贷双方的权益得到兑现。这些主体的存在不是鸡肋,仍有真实价值。 </p> <p> <strong>四、ST产品形态</strong> </p> <p> ST可能有很多产品形态,我们大概可以将其归类如下: </p> <p> <strong>1)衍生品通证:</strong> </p> <p> <strong>Financial/Crypto Asset Pool—金融资产池抵押,Quasi-ETF(类ETF基金)</strong> </p> <p> 这类产品的本质是一个投资组合基金,类共同基金或ETF基金,证券的价格基于标的资产池的当前价格。无论资产池中是信贷资产,风投基金的LP权益或是数字资产,都是按传统金融定价模式进行风险定价,再转化为对ST的定价。 </p> <p> <strong>2)债权<strong>通证:</strong></strong> </p> <p> <strong>Real Asset Pool<strong>实物资产抵押</strong></strong> </p> <p> 基于某种特定的商品,比如黄金、房地产、艺术品以及其他实物有形资产的投资基金,可被纳入池中的一般来说都是期限足够长,价值的稳定性受到大众认同的实物资产。 </p> <p> <strong>3)股权通证: </strong> </p> <p> <strong>RegA+下的STO </strong> </p> <p> Reg A+被称之为Mini IPO,可以向全球所有投资人进行募集,且不具备锁定期,其性质类似于IPO,但相对于IPO而言,Reg A+的披露和备案等要求仍然很低,所以成为替代IPO的优先选项。 </p> <p> <a href="https://img.jinse.com/1217006_image3.png" target="_self"><img title="八维空间|有危必有机-Security Token的布局图景(下)" alt="八维空间|有危必有机-Security Token的布局图景(下)" src="https://img.jinse.com/1217006_image3.png" /></a> </p> <p> 来源:Beco Ventures </p> <p> <strong><a href="https://img.jinse.com/1217007_image3.png" target="_self"><img title="八维空间|有危必有机-Security Token的布局图景(下)" alt="八维空间|有危必有机-Security Token的布局图景(下)" src="https://img.jinse.com/1217007_image3.png" /></a> </strong> </p> <p> 来源:STO融资手册 </p> <p> 在这些过程中,新的金融中介和服务商主体起着重要作用,它们也自然成为我们关注的投资布局机会。 </p> <p> <strong>五、ST产业链全生态</strong> </p> <p> 目前的市场中,已经涌现出了服务于ST产业上下游的众多机构,如: </p> <p> 我们将ST产业生态的主体进行了总结和归类,并制成表格,以飨读者: </p> <p> A、发行平台(Issuance Platform): </p> <p> <a href="https://img.jinse.com/1217008_image3.png" target="_self"><img title="八维空间|有危必有机-Security Token的布局图景(下)" alt="八维空间|有危必有机-Security Token的布局图景(下)" src="https://img.jinse.com/1217008_image3.png" /></a> </p> <p> B、混合解决方案(Hybrid Solutions) </p> <p> <a href="https://img.jinse.com/1217009_image3.png" target="_self"><img title="八维空间|有危必有机-Security Token的布局图景(下)" alt="八维空间|有危必有机-Security Token的布局图景(下)" src="https://img.jinse.com/1217009_image3.png" /></a> </p> <p> C、STO交易所(STO Exchanges) </p> <p> <a href="https://img.jinse.com/1217010_image3.png" target="_self"><img title="八维空间|有危必有机-Security Token的布局图景(下)" alt="八维空间|有危必有机-Security Token的布局图景(下)" src="https://img.jinse.com/1217010_image3.png" /></a> </p> <p> <strong>特别关注: </strong><strong>SharePost(https://sharespost.com/)和GLASS系统。 </strong> </p> <p> 全球交易深度及结算系统(GLASS)来源于著名私募股权交易平台SharesPost,09年以来,SharesPost一直专注撮合成千上万的买家及卖家,已经为超过200家技术公司服务达成超过40亿美元的股权交易。GLASS背靠SharesPost美国ATS牌照,将加深交易所的交易深度、推动交易量,并在所有司法管辖区内结算合规代币的交易。18年以来,GLASS系统与各地著名交易所形成深度合作,将助力SharesPost、OKCoin、火币、Stellar、Securitize、 OKEx 等机构拓展用户和资产,特别是私募股权投资 、通证化资产及其他正大量涌现的证券产品,将成为区块链社区合规和结算基础系统。 </p> <p> D、流动性层( Liquidity Layers) </p> <p> <a href="https://img.jinse.com/1217011_image3.png" target="_self"><img title="八维空间|有危必有机-Security Token的布局图景(下)" alt="八维空间|有危必有机-Security Token的布局图景(下)" src="https://img.jinse.com/1217011_image3.png" /></a> </p> <p> <strong> 特别关注: </strong><strong>0x去中心化交易所(www.0xproject.com) </strong> </p> <p> 0x是16年成立的基于以太坊区块链的去中心化交易所开源协议,用户可以直接联系已知的交易对象进行免费交易,还可以支付一定数额的 ZRX,访问中继方的流动池。核心团队为智能合约专家CEO Will Warren和CTO Amir Bandeali,由八维资本、Polychain、Pantera、Blockchain Capital等著名机构参投。Ethfinex、imToken、OpenRelay都为基于0x构建的中继方,已为Augur、Aragon、Maker等著名dApp提供服务。0x通过共享标准 API,让中继方轻松聚集流动池,形成充裕的流动性。 </p> <p> E、现存的通证化基金(Existing Tokenized Fund) </p> <p> <a href="https://img.jinse.com/1217012_image3.png" target="_self"><img title="八维空间|有危必有机-Security Token的布局图景(下)" alt="八维空间|有危必有机-Security Token的布局图景(下)" src="https://img.jinse.com/1217012_image3.png" /></a> </p> <p> F、即将STO的项目(upcoming STOs) </p> <p> <a href="https://img.jinse.com/1217013_image3.png" target="_self"><img title="八维空间|有危必有机-Security Token的布局图景(下)" alt="八维空间|有危必有机-Security Token的布局图景(下)" src="https://img.jinse.com/1217013_image3.png" /></a> </p> <p> 后记: </p> <p> 在《Assembly(集会)》一书中,左翼作者哈特和奈格里指出,不同于工业化大生产时代资本对劳动过程本身的严密操控,今日的资本往往在价值由“诸众”通过协作生产出来之后,再通过金融工具来获取这种价值: </p> <p> 互联网技术引致了协作形态和社会关系上的变化,这些变化是“区块链”和“数字资产”或其他新事物诞生的土壤。 为新事物冠名, 与旧事物类比, 套用某种框架, 厘清描述概念, 这些都是工具和过程(means),而不是目的和结果(ends)。 Security Token无非是一种新事物的载体和指称, 与其纠结概念和边界,不如关注趋势和 核心。 </p> <p> RegA+:对于小公司 or STO更好的上市方式 by 比特律 </p> <p> 资产支持证券信用评级方法 by 大公评级 </p> <p> Your Official Guide To The Security Token Ecosystem by Tatiana Koffman </p> <p> Polymath Whitepaper </p> <p> The Token Waterfall by Todd Lippiatt , Michael Oved </p> </div>
【
摘自:金色财经
作者:八维区块链
编辑: MAI阿幂
】
版权声明: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V链社区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原作者以及来源,我们尊重版权,如有疑问敬请联系,我们将核实并删除。
(投稿或报道,请
联系我们
。)
【关键词】
数字货币
区块链
ICO
STO
Security Token
相关阅读
文章观点(
0
条)
发布中...
您还可以输入
140
个字
登录并发布
暂无评论!
我的交易
赞赏金额
元
钱包余额
(
0.0
)
支付宝
微信
V链社区钱包支付密码
忘记密码?
请输入6位数字支付密码
支付金额
元
扫描二维码
付费金额
¥
钱包余额
(
0.0
)
支付宝
微信
紫数钱包支付密码
忘记密码?
请输入6位数字支付密码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登录V链社区
登录
注册
换一换
记住我
忘记密码?
登录
换一换
同意
《VlinkIn 注册条约》
注册
文明上网,请绑定手机号
手机号
验证码
用户注册协议
欢迎您来到 VlinkIn 。
请您仔细阅读以下条款,如果您对本协议的任何条款表示异议,您可以选择不进入 VlinkIn 。当您注册成功后,无论是进入 VlinkIn ,还是在 VlinkIn 上发布任何内容(即「内容」),均意味着您(以下称为「用户」,包括但不限于浏览用户、个人作者、组织机构等)完全接受本协议项下的全部条款。
——总则
如用户完成注册程序,即表示用户与@ViewBag.WebName (包括且不限于网站、手机应用等多平台)就其所提供的服务达成协议,自愿接受本服务协议的所有内容。此后,用户不得以未阅读本服务协议内容为由进行任何形式的抗辩。用户注册成功后,VlinkIn 将给予每个用户一个用户帐号及对应的密码,该用户帐号和密码由用户自己负责保管;用户应当对以其用户帐号进行的所有活动和发表的全部内容承担法律责任。
一,使用规则
1.1 用户须对其在@ViewBag.WebName 的注册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承担责任。用户不得以任何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冒用他人姓名/其他组织机构名称、头像、昵称等)冒充他人或其他组织机构;不得利用他人、其他组织机构的名义发布任何信息;不得恶意使用注册帐户导致其他用户将其误认为他人或其他组织机构。如用户违反前述约定,VlinkIn 有权随时终止对该用户提供服务、收回其帐号,并由该用户独立承担由此而产生的一切法律责任。
1.2 为更好地保护个人用户及组织机构在@ViewBag.WebName 上的合法权益,用户注册成功后,可进入@ViewBag.WebName 站内“个人主页”补充完善真实的个人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姓名、手机、邮箱、微信账户、企业信息。
1.3 VlinkIn 是一个资讯信息分享、传播、获取及交流的平台,用户通过@ViewBag.WebName 发表的信息(包括投稿、评论及使用@ViewBag.WebName 相应内容、技术服务等)为公开的信息,其他第三方均可以通过@ViewBag.WebName 获知用户发表的信息,用户对任何信息的发表即承认该信息是公开的信息,并独立对此行为承担法律责任;任何用户不愿被其他第三方获知的信息都不应该在@ViewBag.WebName 上进行发表。用户向@ViewBag.WebName 投稿的情况下,应当视为同意@ViewBag.WebName 有权对其稿件进行相应的处理(包括但不限于删减、编辑、修改、翻译、改编、加注或配图等)或不予发表。
1.4用户承诺不得以任何方式利用@ViewBag.WebName 直接或间接从事违反中国法律、法规以及社会公德的行为,VlinkIn 有权对违反上述承诺的内容予以删除。
1.5用户同意将不会利用@ViewBag.WebName 提供的服务制作、发布、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传送含有下列内容之一的信息:
* 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
* 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的;
* 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
* 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 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的;
* 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
* 散布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
* 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
* 含有中国法律法规以及其他任何具有法律效力之规范所限制或禁止的其他内容的;
* 含有@ViewBag.WebName 认为不适合在@ViewBag.WebName 展示的内容。
1.6 VlinkIn 有权对用户使用@ViewBag.WebName 的情况进行审查和监督,如用户在使用@ViewBag.WebName 时违反任何上述规定,VlinkIn 或其授权的人有权要求用户改正或直接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更改或删除用户张贴的内容、暂停或终止用户使用@ViewBag.WebName 发布或参与内容获取与交流的权利,以及删除用户账号)以减轻用户不当行为造成的影响。
二,知识产权
VlinkIn 是一个信息获取、分享、传播及交流的个性化资讯平台,我们尊重和鼓励@ViewBag.WebName 用户创作和发布的内容,并承诺将保护知识产权作为@ViewBag.WebName 运营的基本原则之一。
2.1 用户(包括但不限于普通用户、个人作者、组织机构等)在@ViewBag.WebName 上发表的全部原创文章信息内容及评论内容等,著作权均归用户本人所有。用户可授权第三方以任何方式使用,不需要得到@ViewBag.WebName 的同意。但若信息内容经@ViewBag.WebName 编辑、修改、翻译、改编或加注等,用户授权第三方使用前需得到@ViewBag.WebName 同意。
2.2 VlinkIn 提供的网络服务中包含的标识、版面设计、排版方式、文本、图片、图形等均受著作权、商标权及其它相关权利的法律法规保护,未经相关权利人(含@ViewBag.WebName 及其他原始权利人)同意,上述内容均不得在任何平台被直接或间接发布、使用、出于发布或使用目的的改写或再发行,或被用于其他任何商业目的。
2.3 为了促进资讯信息的分享和传播,用户将其在@ViewBag.WebName 上发表的全部内容,授予@ViewBag.WebName 免费的、不可撤销的、非独家使用许可,VlinkIn 有权将该内容用于@ViewBag.WebName 各种形态的产品和服务上,包括但不限于网站以及发表的应用或其他互联网产品。VlinkIn 在与用户协商相关权益(包括且不限于署名、给予一定报酬等)并取得授权后,也有权将内容用于其他合法用途,包括但不限于部分或者全部地复制、修改、改编、翻译、组装、分拆、推广、分发、广播、表演、演绎、出版。
2.4 第三方若出于非商业目的,欲将用户在@ViewBag.WebName 上发表的内容转载在@ViewBag.WebName 之外的地方,应当在作品正文开头的显著位置注明原作者姓名,给出原始链接,注明「来源@ViewBag.WebName 」,并且不得擅自对信息内容进行修改演绎。若需要对信息内容进行修改,或用于商业目的,第三方应当参照上述2.1协议内容联系@ViewBag.WebName 或用户获得单独授权,按照约定的方式使用该内容。
2.5 VlinkIn 为用户提供「独家授权,禁止转载」的选项。除非获得原作者的单独授权,并邮件联系@ViewBag.WebName (邮箱:fuwu@zishu010.com),任何第三方不得转载标注了「禁止转载」的内容,否则均视为侵权。
2.6 在@ViewBag.WebName 发布创作或评论等内容,用户应保证其为著作权人或已取得合法授权,并且该内容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如果第三方提出关于著作权的异议,VlinkIn 有权根据实际情况整改或删除相关的内容,并有权追究用户的法律责任。给@ViewBag.WebName 或任何第三方造成损失的,用户应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2.7 如果任何第三方侵犯了@ViewBag.WebName 用户的相关权利,用户同意授权@ViewBag.WebName 或其指定的代理人代表@ViewBag.WebName 或该用户对该第三方提出警告、进行投诉、发起行政执法、提起诉讼、进行上诉,或谈判和解,并且用户同意在@ViewBag.WebName 认为必要的情况下参与共同维权。
三,作者认证
作者认证是@ViewBag.WebName 对在@ViewBag.WebName 站内(www.zishu010.com)发表过文章的用户真实身份的确认。获取紫数作者认证标识,用户身份将更易于辨识、更加权威、更有可信度,同时也将获得更多的作者特权。用户可通过“VlinkIn ”—“关于我们”—“紫数认证”进入作者认证页面了解详细的认证规则与执行办法。鉴于互联网服务的特殊性,紫数将可能根据自身的发展与规划对规则进行适当调整,并保留对此的最终解释权。
四,个人隐私
用户于@ViewBag.WebName 站内创作、发布或评论信息内容时若不希望被第三方知晓,可选择“匿名发布或评论”。在@ViewBag.WebName 认为必要的情况下,匿名用户需要向站方提供个人真实信息及所发布内容的真实来源。非经用户许可,VlinkIn 保证不对外公开或向第三方提供单个用户的注册资料及用户在使用网络服务时存储在@ViewBag.WebName 的非公开内容,但下列情况除外:
4.1 遵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包括在国家有关机关查询时,提供用户的注册信息、用户在@ViewBag.WebName 上发布的信息内容及其发布时间、互联网地址或者域名;
4.2 保持维护@ViewBag.WebName 的知识产权和其他重要权利;
4.3 在紧急情况下竭力维护用户个人和社会大众的隐私安全;
4.4 根据本协议相关规定或者@ViewBag.WebName 认为必要的其它情况。
五,侵权与维权规则
5.1 处理原则
VlinkIn 作为个性化资讯获取与交流平台,将在责任范围内最大程度地尊重与保护每一位用户的合法权益,VlinkIn 亦未与任何第三方的个人或机构合作开展此项业务。以下所有规则与处理流程,以紫数官方渠道(包括但不限于站内官方认证人员私信、官方邮箱、联系电话等)的回应为准。
5.2 受理范围
受理@ViewBag.WebName 站内侵犯个人或组织机构合法权益的侵权举报,包括但不限于恶意抢注、冒充身份信息、侵犯个人隐私、造谣与诽谤以及商业侵权。
5.21 恶意抢注或冒充身份信息:VlinkIn 注册ID信息恶意抢注或冒充他人或其他组织机构,包括但不限于冒用他人姓名/其他组织机构名称、头像、昵称等发布信息,并导致其他用户误认。
5.22 侵犯个人隐私:发布内容中直接涉及他人身份信息,如个人姓名、家庭住址、身份证号码、工作单位、私人电话等;
5.23 造谣与诽谤:发布内容中指名道姓(包括针对个人与组织机构)的直接谩骂、侮辱、虚构中伤、恶意诽谤等;
5.24 商业侵权:泄露企业商业秘密及其他根据保密协议不能公开传播的信息。
5.3 举报条件
若个人或组织机构发现@ViewBag.WebName 上存在侵犯其自身合法权益的内容,可通过邮箱(fuwu@zishu010.com)或电话(010-65165988-8280)与@ViewBag.WebName 联系。为了保证问题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请务必提交真实有效、完整清晰的证明材料,否则@ViewBag.WebName 将不予受理。具体格式及规定如下:
5.3.1 权利人对涉嫌侵犯的信息或内容拥有商标权、著作权或其他依法可以行使权利的权属证明文件;若举报人非权利人,请举报人提供代表权利人进行举报的书面授权证明。
5.3.2 对侵犯了权利人合法权益的内容做充分、明确的描述,提供涉嫌侵犯个人信息或内容在@ViewBag.WebName 上的具体页面地址,指明涉嫌侵权内容中的哪些信息内容侵犯了上述列明的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5.3.3 权利人的具体联络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或护照复印件(针对自然人)、单位登记证明扫描件、通信地址、电话号码、电子邮件。
5.3.4 在侵权举报中加入如下关于举报内容真实性的声明:
* 我本人为涉及侵权的信息内容的合法权利人;
* 我举报@ViewBag.WebName 站内的注册用户信息或其发布的内容侵犯了本人相应的合法权益;
* 如果本侵权举报内容不完全属实,本人将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责任。
5.4 处理流程
* 举报人需明白,出于网络平台的监督属性,并非所有申请都必须受理。VlinkIn 将在收到举报材料七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核并给予回复。
* 举报人需明白,作为个性化资讯获取与交流平台,VlinkIn 允许不同的观点与声音存在,任何个人或组织机构不得以“负面”、“不客观”等模糊性表述为由要求@ViewBag.WebName 受理删改内容或撤稿等申请。若个人或组织机构认为信息内容数据失实或与事实不符,需指明具体哪些内容中数据失实或与事实不符,并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统一提交至邮箱(服务@zishu010.com)后申请受理。
六,免责声明
6.1 作为个性化的资讯信息获取与交流平台,VlinkIn 有权但无义务对用户发布的所有内容进行审核。
6.2 针对@ViewBag.WebName 用户创作、发布的信息内容,VlinkIn 并不能保证其真实性和准确性,发布这些信息也不代表@ViewBag.WebName 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
6.3 VlinkIn 提供的所有信息内容仅供用户参考与交流,不构成商业建议或其他实际的操作意见。VlinkIn 有权根据相关证据并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对侵权信息进行处理。
6.4 VlinkIn 并不保证其所提供的网络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需求,也不保证其所提供的网络服务不会中断,对于因不可抗力或@ViewBag.WebName 不能控制的其他原因造成的网络服务中断或其它问题,VlinkIn 不承担任何责任,但承诺会尽量减少因此给用户造成的影响和损失。
6.5 用户知晓并且同意,对于因为不可抗力或@ViewBag.WebName 不能控制的其他原因(如网络安全漏洞、黑客攻击等)导致的用户资料意外泄漏,VlinkIn 不承担相应责任,但承诺会尽量减少因此给用户造成的影响和损失。
6.6 鉴于互联网服务的特殊性,用户同意@ViewBag.WebName 有权随时变更、中断或终止其提供的部分或全部网络服务。如需变更、中断或终止其所提供的网络服务,VlinkIn 无需通知用户,也无需对任何用户或任何第三方承担任何责任;
七,协议修改
7.1 根据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的变化,或因业务调整与发展需要,VlinkIn 有权在必要时通过在网页上发出公告等合理方式修改本服务协议以及各单项服务的相关协议。用户在享受各项服务时,应当及时查阅并了解相关协议的修改内容,并自觉遵守本服务协议以及其他单项服务的相关协议。用户如继续使用本协议所涉及的服务,则视为对修改内容的同意;用户在不同意修改内容的情况下,有权停止使用本服务协议涉及的服务。
7.2 在相关法律法规允许的最大范围内,VlinkIn 保留对本用户协议的最终解释权。
八,法律适用
8.1 本协议的订立、执行和解释及争议的解决均应适应中国法律。
8.2 如双方就本协议内容或其执行发生争议,双方应尽量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应【提请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仲裁裁决是终局性的,对双方均有约束力。